不思鱼


  • 首页

  • 分类

  • 标签

  • 归档

  • 关于

记一次网络诊断 - 切换wifi后主机无法访问服务器

发表于 2015-08-23   |   分类于 网络 , 网络层

背景

公司研发的硬件, 运行自行定制的Android ROM(基于AOSP 4.4), 偶尔会发生一个怪异的网络问题

  • 主机wifi首先接入当前网络A, 一切没问题(可以访问IDC服务器); 切换接入到另一个网络B, 无法访问IDC服务器, 但此时在网络B的主机访问其他的Internet服务并无问题
  • 主机wifi首先接入网络B, 一切没问题; 切换接入到一个网络A, 一切没问题; 再切回到网络B, 无法访问IDC服务器, 访问其他Internet服务并无问题

这个问题在办公室环境下发生频率较高(但并非100%), 也有部分客户会抱怨切换网络后不能访问服务器

公司网络A的结构不同于一般家用网络, 默认网关和对外的出口路由器并不是同一台设备, 结构示意如下

DHCP
Network: 192.168.0.0/24
Gateway: 192.168.0.1, 负责公司内部各网络间的数据交换
DNS: 192.168.0.201
Router: 192.168.0.254, 负责提供Internet接入

先说原因/结论: 主机的ROM不能正确释放由ICMP Redirect报文控制生成的临时路由

下文都是一些分析流水, 如果你有些网络经验的话, 应该可以不用继续往下看了

阅读全文 »

WiFi 数据加密的形式

发表于 2015-06-15   |   分类于 网络 , 链路层

本文在于阐述我对WiFi网络中各站点之间加密方式的理解

提问

此前, 我有过这样一个疑惑:

wifi的数据传输形式为广播, 那么考虑一下, 当A站发送数据给B站时

  1. 如果A站和B站之间信号不直接可达, 那么数据将会先由A站流往AP(接入点/基站/路由器), 再由AP流往B站, 即靠AP做转发
  2. 如果A站和B站之间信号直接可达, 数据广播出去后, AP和B站都会收到这个数据, 那么B站是直接接受还是抛弃?又由于AP并不知道B站是否已经接收, 所以会坚持转发一次, 如果B站直接接受了, 岂不是会导致数据无条件重发?

在理解了wifi的数据加密形式后, 疑惑也被顺便解开了

阅读全文 »

Smart Config 技术原理

发表于 2015-06-15   |   分类于 纸上谈兵

偶尔见识了一台无线监控设备的网络接入方式, 从而了解到了Smart Config技术
本文在于阐述我对Smart Config这一技术的理解

简述

简单来说, 这是一种让你可以在没有和其他设备(支持SmartConfig技术)建立任何性质的通讯链路的情况下, 配置该设备接入wifi网络

虚构一个实际场景的话, 会是这样:

你购买了一个带有wifi的摄像头, 不过这个摄像头没有usb, 没有以太网, 没有蓝牙, 没有nfc, gsm就更不可能了, 只有wifi, 那么问题来了:
你如何配置这个摄像头接入你家的wifi?
乍一想, 没有数据链路, 如何进行数据交换?
对的, SmartConfig就是用在这种场景下的, 如果这个摄像头的wifi支持SmartConfig技术, 那么你只需这样几个步骤

  1. 摄像头插上电源
  2. 安装制造商提供的手机app(应用无需任何特殊权限, 只需要手机当前是接入wifi的)
  3. 在摄像头附近打开app, 输入你家wifi的密码, 点击确认, 稍等片刻, 不出意外的话, 摄像头已经接入你家wifi了

这项技术由德州仪器提出, 并且应用在自己的CC3000系列芯片上. 不过, 从原理上来说, 支持混杂模式的wifi芯片都可以应用该技术

阅读全文 »
CJey

CJey

记录对行业的理解, 对技术的理解, 解决问题的思路, 新奇想法的分享

3 日志
4 分类
9 标签
GitHub
Creative Commons
© 2015 - 2020 CJey
由 Hexo 强力驱动
主题 - NexT.Mist